“本次活动从日常生活出发,设定不同的应用场景,引导同学们将劳动与科技相结合,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生活、体会成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罗一帆点评道。4月28日上午,2024年中小学生劳动能力邀请赛暨创造性劳动展示体验活动在厚街镇三屯小学举行,与此同时,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主题劳动周拉开帷幕。
采用“3+N”方式
推动东莞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凸显了劳动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研究管理机制、特色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区域示范引领等方面积极深入实践,探索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助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劳动周活动以“创新劳动,驱动未来”为主题,采用“3+N”的方式,主动对接《广东省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在农业生产、手工制作等传统劳动课程的基础上,加强新技术、新应用体验等现代劳动课程指导。其中“3”指在市级层面开展的三次主题活动,包括中小学生劳动能力邀请赛暨创造性劳动展示体验活动、创造性劳动课程推广宣传、中小学创造性劳动与智能设计活动;“N”指在五一前后联动各镇街(园区)通过劳动集市展示、义卖活动、课程展示等形式开展22项镇域劳动周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动东莞市劳动教育课程走深走实,此次主题劳动周在市级层面主要设计了两个现场活动:一是2024年中小学生劳动能力邀请赛暨创造性劳动展示体验活动,二是2024年中小学创造性劳动与智能设计活动。通过引入工程思维设计、人工智能编程、创意实践物化等多个课程体验项目,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与劳动的结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劳动周努力营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浓厚氛围,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启动仪式上,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会长、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介绍,为继续扩大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最大限度调动各镇街(园区)主观能动性,劳动周期间还将有22个镇街(园区)在五一前后开展劳动集市展示、义卖活动等相关主题活动。
四个组别20支参赛队伍
在实践中收获劳动的快乐和成长
为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和对劳动技能的学习,在28日上午举办的2024年中小学生劳动能力邀请赛暨创造性劳动展示体验活动中,共有来自6个镇街、11所学校的20支参赛队伍分别以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等四个组别进行现场竞赛。比赛中,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大显身手。
“同学们,午休时间结束了,请调整好状态,做好上课准备!”随着广播声音响起,小学低年级组的5支参赛队伍迅速行动,穿好鞋袜,整理仪容,收拾床褥,合力将床铺收纳归置整齐。小学低年级组比赛以“午休习惯我最棒”和“放学整理我能行”两大情景模拟展开,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场景模拟,激发了同学们的劳动热情,培养他们主动承担、积极行动的良好习惯。经过激烈比拼,来自厚街镇三屯小学及南城中心小学的参赛队伍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凉亭,这种历史悠久的建筑,自古以来便是人们休憩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中华建筑美学的经典载体。在小学高年级组比赛现场,聚焦“建筑思维——公园凉亭我来造”这一主题,5支参赛队伍利用木板、瓦楞纸、砖块、泡沫板、仿真绿植等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制作出完整的凉亭模型。在此过程中,每支队伍内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线稿设计,有的负责基础框架搭建,有的则负责完善细节装置。同学们配合默契,最终呈现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凉亭模型作品。经过评委打分,最终厚街镇前进小学、南城阳光第四小学获得一等奖。
“我们的作品主要是利用半导体制作完成的,半导体在通电以后,一面制冷,一面散热。”在初中组赛场,参赛队伍正在向评委和观众介绍各自的作品。在本次挑战中,参赛者需要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但功能完备的迷你冰箱,除了要将书本中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还会激发同学们对环保节能技术的思考。最终,来自厚街湖景中学的逐鹿队和东城实验中学的极冰工匠队获得初中组一等奖。
另一边,高中组的参赛者们正聚精会神地利用电脑工具进行编程设计。聚焦自动化技术,此次挑战中参赛者需要利用Arduino这一开源硬件平台,结合电子编程与机械设计,制作出一个简易但功能齐全的自动贩卖机。一番角逐后,来自东莞中学、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的两支队伍获得一等奖。“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感悟到四位队员合作凝聚起来的力量会比独自一人时更加庞大、牢固,达到了‘1+3>4’的效果。”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参赛队员分享道。
活动延伸
莞城:
举办交流研讨活动,共赴劳育博览会
4月26日,在莞城英文实验学校,莞城劳动教育成果交流研讨活动暨莞英《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丛书》新书发布会活动顺利举行,莞城师生共赴一场劳动教育博览会。
围绕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评价建构以及课程开发经验等主题,通过微型讲座,莞城和阳小学、莞城步步高小学、莞城建设小学以及莞城英文实验学校一一分享各校的实践探索经验,展示莞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中,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梳理多年劳动教育经验,构建了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并汇编《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丛书》,并在活动中进行发布。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莞城各校劳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精彩纷呈。学生们制作的醒狮文创作品、木工作品、清香扑鼻的艾团、香肠烘焙的蛋糕和神奇的酵素制作等,让前来参观的教育同行们称赞不绝。
南城:
师生家长同乐,感受“趣”劳动魅力
4月27日,在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来自南城各公民办中小学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大显身手展示基于“三大类、十大任务群”的劳动成果展示。
当天,五一“趣”劳动·南城街道2024年劳动教育成果展暨劳动周展示活动在北部学校举行,以活动搭台,面向公众开放,千余师生代表、家长朋友参与活动,体验劳动教育的乐趣。
近年来,南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育人价值,以“劳动+学科融合”开辟出一条“双减”下教育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各学校劳动校本课程各具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丰富多彩。南城街道劳动教育教研组则探索建立“镇街引领-学校落实-特色打造”的劳动教育推进制度体系,以“1+X”模式统领“一校一特色”课程开发与深化,逐步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
活动现场,北部学校、阳光一小、阳光四小和阳光八小的师生进行成果展演,各学校的劳动成果展示区人气满满,大家参观互动,感受“趣”劳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