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市直属学校(幼儿园):
根据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下发文件《关于举办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见附件)的要求,省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大赛分初赛、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地市自行举办。现就我市组织教师参加大赛及举办初赛的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本市普通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40周岁及以下(1981年6月30日后出生,且在2021年6月30日前教龄满3年)并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在岗专任教师(含民办学校教师)。曾获得往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各组别总决赛第一名的除外。
二、参赛组别
参赛分6个组别,共计54个学科(专业),包括学前教育(1个专业)、小学教育(11个学科)、初中教育(15个学科)、普通高中教育(16个学科)、中等职业教育(10个学科)和特殊教育(1个专业)。
三、初赛安排
(一)推荐参赛教师
镇街(园区)所属学校以镇街为单位,普通高中及市直属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学校为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参赛学科(专业)分别推荐1名选手参加市选拔赛。中职学校推荐名额的要求见表1。东莞启智学校、康复实验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学科分配名额推荐参加市选拔赛。
表1 中职各组别推荐名额要求
(二)初赛评选方式
初赛分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
1.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初赛方式
(1)初评
经推荐的参赛选手在线报名,提交教学视频(10分钟左右,视频内容及提交方式由各学科另行通知)和推荐表(见附件)。参赛材料提交时间为2021年9月13日前。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结合学科特点,组织骨干教师或邀请市内专家对本学科参赛选手进行集中评选(线上或现场均可),最终推荐30%的选手参加终评。已结合“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或教学能手评选的学科,可以按照学科制定的方案推荐。
(2)终评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结合学科特点和比赛项目,组织晋级终评的教师开展综合素质比赛(具体实施方案由各学科教研员另行通知),最终推荐总成绩排第一的选手参加省的决赛,学前教育组推荐前三名教师参加省的决赛。
2.中职教育类初赛方式
中职学校参赛选手在线报名时不提交教学视频,需提交课堂教学设计(1或2学时)、说课课件及推荐表。具体由各学科另行通知。
市教育局教研室中职教研员结合学科特点和比赛项目,组织教师开展现场说课展示及绝活展示,其中课堂教学说课时间为10分钟,占初赛总成绩60%,绝活展示时间为6分钟,占初赛总成绩40%。初赛时间为:9月23-25日,推荐各学科(专业)总成绩排第一的选手参加省的决赛。
初赛评选完成时间为2021年9月30日前。市教研室汇总各学科推荐名单,报局务会审议通过后,在东莞教育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在10月15日前报送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
(三)初赛奖项设置
为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比赛,以及拓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我市今年初赛将设置一、二、三等奖,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类晋级终评的选手获一、二等奖(其中一等奖占30%且不超过4人,二等奖占70%),未晋级选手的前60%获三等奖;中职教育类按各类别参赛人数的60%设奖,其中一等奖占10%且不超过4人,二等奖占20%,三等奖占30%,由市教育局颁发证书。
四、省的决赛、总决赛相关事项
根据省的文件,通过初赛,各地市选派各组别各学科(专业)的1名选手参加省的决赛;通过决赛,学前教育选出12名代表,特殊教育选出10名代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各学科(专业)分别选出1名代表参加该组别总决赛;各组别总决赛第一名获得者将按程序向省总工会申报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学能力大赛开展过程中,活动覆盖面大、教师参与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若干。
五、比赛费用
参加市初赛不收任何费用,根据省文件要求,参加决赛、总决赛的教师的交通费、食宿费回所在单位报销。
附件:关于举办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pdf
东莞市教育局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