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聪明又个性鲜明甚至有点固执的孩子,叫益谦。2018年的9月份,当益谦刚踏进幼儿园的大门时,我也曾经非常焦虑、不安甚至不舍得,总是不确定老师是否能够接纳孩子的全部,孩子是否会健康快乐,是否会喜欢上幼儿园。
市机关二幼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潜移默化渗入我的脑海里,经常与班主任赖美老师沟通交流后,慢慢地对二幼的教育风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发现,幼儿园老师非常有经验,并且具有扎实的艺术特长和功底。孩子读小班的时候,班上的三个老师都擅长弹钢琴。音乐是最没有年龄和职业界限的,每当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唱动听的儿歌,孩子们就会很快摆脱哭哭啼啼的状态,音乐创造得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尽快地融入到了这温暖的班级家庭。我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时,说话并不是很多,语言表达也不是强项,但是回到家,会跟我们分享老师唱过的歌,虽然有时候唱的并不清楚,但是能感受到那种自发分享的快乐。
伴随着益谦渐渐熟悉并且融入了幼儿园生活,他的视野和认知能力在飞速的提高,当我们在焦虑该给他学习什么、加强什么方面能力的时候。幼儿园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互动课程。尤其是快乐四班,在老师们的构想和设计下,班上利用有限的空间,开展分区活动。有阅读区、茶艺区、构建区、美工区、茶艺区等等,老师利用自己下班后的时间,通过大量的构图设计和布置,让这些区域都充实起来,让孩子们既能自主选择,又能够跟玩伴一起,每天参与不同的区域活动,在培养自主能力的同时,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了足够驰骋的空间。在这个活动的启发下,益谦回到家里,也在家设计了许多的标签,让爸爸妈妈帮忙打印出来,贴在家里的墙上、衣柜上、抽屉上,把自己在家的活动空间,分为乐高区、美工区、玩具区、英语角等等,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放置不同的器具,对分类、归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虽然我们都强调,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要灌输太多文化课知识,但是拓展思维和培养自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点上,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的用心,教育孩子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契合孩子年龄段语言特点的方式,因材施教。平时在家,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帮孩子做了很多事情,成为包办的父母。疫情期间,虽然知道洗手讲卫生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也没有成功的教益谦学会完整的洗手步骤。反而是在幼儿园,孩子通过老师教的七部洗手儿歌“一只小螃蟹、螃蟹和我握握手握握手”等步骤,很快学会了七步洗手法,在家也能非常认真的完成洗手的步骤。现在,带益谦到外面旅行,他还会说:”妈妈洗手要像我这样。”
这几天,益谦回到家总跟我说:妈妈,因为今天下雨了,我们的毕业照拍摄时间推迟了,等不下雨了再拍。我突然有一种欣慰的感觉。孩子已经长大了,从前那个回家什么都不讲、老师布置了事情也忘得一干二净的小家伙,现在喜欢主动分享了,喜欢主动交流了,而且能够将事情表达的逻辑清楚,并且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说,这就是幼儿园教育的成果,也是家长最欣慰的。
(由东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家长刘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