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业余组现场终审及佩花晚会在湖北黄冈举行。由东莞市戏剧家协会推送的来自长安的3个节目取得佳绩。其中,来自乌沙幼儿园的小朋友陈芯妍凭借在粤剧《沉香习武》中的出色发挥,荣获“小梅花”称号;乌沙幼儿园演出的粤剧《蜂窝洞》、乌沙小学演出的粤剧《盗仙草》,齐获“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
乌沙幼儿园《蜂窝洞》作为唯一粤剧代表节目亮相佩花晚会
本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业余组共有30多个剧种、186个节目(个人项目103个节目、集体项目83个节目)参与竞演,共计1363名小选手参加10场演出活动。从7月25日开始,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5场个人项目终审、4场集体项目终审活动,并遴选优秀节目于8月1日晚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佩花晚会上亮相。
粤剧《蜂窝洞》
“动作非常规范,一招一式,干干净净,整齐划一,动作和情绪完全在人物里,形象非常可爱,念白唱腔字正腔圆。”点评环节中,专家评委对乌沙幼儿园三位小朋友表演的粤剧《蜂窝洞》给予高度评价,称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在舞台上有这么自信这么稳的表现,眼睛里面都是戏,非常享受三人带来的精彩演出。
“我们幼儿园表演的《沉香习武》《蜂窝洞》两个粤剧节目都是武戏,展示的都是粤剧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乌沙幼儿园粤剧专任教师陈淑凤说,相比同组竞演的其他小演员,此次乌沙幼儿园参演的孩子基本都在五、六岁,年纪更小、学习粤剧的时间更短,但孩子们在台上表现都非常亮眼。
粤剧《沉香习武》
来自乌沙幼儿园的小朋友陈芯妍学粤剧仅一年,但在此次“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她仍以出色的发挥荣获“小梅花”称号。
陈芯妍的爸爸陈先生表示,陈芯妍当初之所以学粤剧,是被漂亮的演出服装、头饰所吸引,后来因为参加了粤剧训练,对这门传统艺术越发产生浓厚兴趣。
“她会在家里练习压腿、高抬腿这些基本功,最开始的时候也会喊累,但慢慢坚持了下来。”陈先生还说,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粤剧之后,体质、体态都有所提升,登台表演次数多了,人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乌沙幼儿园粤剧《蜂窝洞》是根据京剧《磐石湾》的选段进行唱腔设计改编而成,讲述了少先队员阿团上山为民兵报警,不幸遇上土匪,被抓进蜂窝洞。女民兵排长海云临危不惧,率民兵进洞,历尽艰险,勇敢战斗,最终歼灭了残敌,解救了阿团的故事;其另一粤剧《沉香习武》是中国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选段。讲述的是主人公圣母之子沉香,为救母亲拜师学艺,苦练成才,冲破重重险阻,最终战败二郎神,救出母亲一家团聚的故事。
乌沙小学粤剧《盗仙草》获“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
在此次“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乌沙小学的孩子们表现同样出色,孩子们表演的粤剧节目《盗仙草》,同样获得“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称号。
粤剧《盗仙草》
“《盗仙草》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粤剧作品,他们在台上的表演让我们很惊喜,他们在舞台上的动作干干净净,规范到位,柔韧度、协调性、节奏感、控制力方方面面都非常好,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得也很好。”点评环节中,专家评委对乌沙小学粤剧社孩子们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基本功非常扎实。
乌沙小学的《盗仙草》选段源自传统剧目《白蛇传》,由该校粤剧社的杨雨念、杨蕙兰、王艾琳、赵晓熙、蔡至美5人共同演绎。剧目表演融合了粤剧唱段、高难度武打动作(刀、枪、尘拂)及高台后空翻等元素。乌沙小学曾凭借该作品参加首届粤港澳(第十五届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总决赛,并获得最高荣誉“金花十佳”奖。
暑假期间,乌沙小学粤剧社的孩子们在粤剧老师陆泳琪的带领下,不畏高温酷暑,坚持排练,以期在全国的戏曲舞台上绽放光彩。
“学习粤剧已经有三年多了,通过学习粤剧,我从开始的懵懂好奇到现在已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学习了粤剧的唱腔,还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在比赛中收获了专业评审老师的表扬。”饰演粤剧《盗仙草》中的主角白娘子、乌沙小学粤剧社团员杨雨念说。
乌沙小学粤剧社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致力于在校园内传播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粤剧表演艺术,培养少年儿童对岭南戏曲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艺术与文化修养,曾获东莞市“优秀艺术团(戏剧类)”称号。
乌沙小学粤剧社排演的剧目多次在省、市戏剧类比赛中获奖。为让更多学生近距离接触粤剧,粤剧社的孩子们不仅定期排演剧目,还在老师带领下在校内外开展粤剧讲座和体验活动。
长安粤剧小演员曾获多项大奖充分彰显戏曲进校园成果
长安是“中国粤剧之乡”,粤剧曲艺文化底蕴深厚。乌沙幼儿园自2012年起开展幼儿粤剧特色项目,2019年入选东莞第一批“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
深耕幼儿粤剧十多年来,乌沙幼儿园始终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采用多种方式将粤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探究和完善园本幼儿粤剧课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粤剧的魅力,其排演的节目多次登上全国、省、市各类展演平台,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在粤剧领域获得国家、省、市、镇级奖项近300项。
乌沙小学不但成立了粤剧社,还在全校普及了“粤韵操”,且连续两年在省教育厅举办的“粤韵操”比赛中获得佳绩。学校还经常邀请专业粤剧团进校园开展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戏曲学习氛围。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中国文联以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少儿戏曲艺术活动,代表了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水平,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秦川介绍,此次获得“小梅花”的3个节目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而来,从今年5月开始,东莞市戏剧家协会就积极组织节目参加首届粤港澳(第十五届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经过初评、决赛的激烈角逐,东莞最终斩获2个“金花十佳”、5个“金花”和9个“银花”。
从“首届粤港澳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到“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长安小演员们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荣获活动最高奖项,这既是戏曲进校园、戏曲新苗培养的成果彰显,也为东莞戏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