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教育局关于推荐南粤优秀教师候补人选名单的公示
-
2025-07-24 16:15:40
- 来源:本网
- 【字体: 大 中 小】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暨特级教师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和上级有关要求,我市推荐8名南粤优秀教师候补人选。经研究决定,拟推荐蔡贤娜等8名同志为候补人选,参加南粤优秀教师评选,现予公示。
公示时间从2025年7月25日至2025年7月31日止(不含公示当天,共5个工作日)。若对拟推荐人选有异议,请电话或书面向东莞市教育局人事科反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签署或自报本人真实姓名,并留下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
受理部门:东莞市教育局人事科
联系地址:东莞市东城八一路1号机关二号大院
邮政编码:523000 联系人:高老师、卢老师
联系电话:0769-23660987/21682740
附件:推荐南粤优秀教师候补人选名单及事迹
东莞市教育局
2025年7月24日
附件
推荐南粤优秀教师候补人选名单及事迹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性别 | 学历 | 任教科目 | 专业技术职务 | 学校类型 | 简要事迹(500字以内) | 备注 |
1 | 蔡贤娜 | 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五小学 | 女 | 本科 | 道德与法治 | 副高级 | 小学 | 蔡贤娜老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带头践行教育家精神,各方面成绩突出。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勇于创新,以研促教。积极参加教师基本功、教学课例、微视频等各级竞赛,成绩突出。她善于研究,主持和参与17项省、市课题,荣获省市区教育教学成果奖共17项,发表及获奖论文近30篇。著作《精致晨会》《德育微改革:从班级晨会到场景化班级建设》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参编《阳光路上》《诵读识字读本》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改革创新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她以省市工作室为核心,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近百名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在省市各类竞赛中荣获佳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她还积极参加广东省援疆、援藏和省内对口帮扶等送培送教活动,在省市区示范带学70多次,评为广东省“送教先进个人”新疆喀什市伽师县“送教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5年被广东省百千万、东莞市电视台、东莞慧教育等20多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所任教班级“新星班”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红旗中队”和“广东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的荣誉称号,指导谢一菲、方越等16位同学获得省市级表彰。 | 候补人选 |
2 | 李慧英 | 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小学 | 女 | 本科 | 语文 | 副高级 | 小学 | 李慧英老师从教25年,一直从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她热爱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全面关心学生。她一直把育人的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宽严有度、爱生如子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思想工作。在班主任育人过程中把握好三个角色定位,即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做家长教育路上的领跑人、做科任老师教学路上的合伙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她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她先后主持两个德育课题,其中主持的课题《小学“美德心•美德行”主题体验式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得东莞市第十五届教育教学成果,主持的课题《情境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2019年8月成功立项,2022年6月顺利结题,还参与《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等十多个省市课题研究。认真撰写教学论文与反思,四十多篇教学论文、德育论文在省市镇获奖。先后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教师、石碣镇优秀班主任,石碣镇优秀教师,石碣镇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石碣镇首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东莞市第一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石碣镇首批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第三批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 候补人选 |
3 | 钟少华 | 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 | 女 | 本科 | 语文/道法 | 副高级 | 小学 | 钟少华老师参加工作27年以来,一直在教育一线,担任语文、道法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中,她主张“化繁为简,因材施教”,授课风格突出,言简意赅,省时高效,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明显,她所带的班级往往能成为年级的标杆。班主任工作方面,独树一帜,把自费学习的积极心理学应用在班级管理、家校合作中,效果显著。擅长转化“待优生”,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良好,赢得家长、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所带班级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成绩突出,如排练节目《有你就幸福》荣获学校一等奖,并受邀在六一儿童节给关工委同志表演,排练的经典诵读节目《大学》受邀在读书节的闭幕式上给全校师生表演。所带班级是科任老师喜欢上展示课的班级之一,学生能静能动,学习氛围舒服。在她的班里,没有处理不好的学生问题,也没有解决不了的家校矛盾。27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和学习积累,让她把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铭记于心。 | 候补人选 |
4 | 陈碧玉 | 东莞市东坑中学 | 女 | 本科 | 语文 | 副高级 | 初中 | 陈碧玉老师,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师德高尚,得到领导、同行、家长、社会人士的高度赞赏。从教2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培养了30多名校级“三好学生”,成功转化了一大批潜能生,辅导学生有4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奖项,一大批学生凭借语文学科的优势考上理想高中;获省市级优秀指导老师奖近10项。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一路成长。由市首批教学能手到市学科带头人,到市督学,兼任学校科组长、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五年来,她共培养市级教学比赛获奖9人次,市级教学能手3人、科组长11人次、我镇青年教师52人;主讲的2个课例在东莞市慕课和新教师入职前专业培训中供全市初中语文老师学习使用。从教25年来,她兢兢业业,硕果累累。荣获各种荣誉近30项,参加现场教学比赛获市一、二等奖各1次,主持省市镇课题研究5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市镇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的项目获省教育创新成果奖三等奖,参与的项目(排第二)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市二等奖各1项;独立撰写28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以上奖项,参与编著5本;承担国培、省市级讲座(公开课)近40节次。 | 候补人选 |
5 | 李秀玲 | 东莞市商业学校 | 女 | 本科 | 心理健康教育 | 副高级 | 中职学校 | 2023年,当李秀玲毅然踏上援疆之路时,她便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三尺讲台的责任,更是推动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神圣使命。抵达三师图市后,她迅速融入当地教育环境,深入调研师生需求,立足实际制定文化润疆计划。她敏锐察觉到,青少年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关键群体,于是决心搭建起粤兵两地青少年沟通的桥梁,让文化交流在青春碰撞中绽放光彩。李秀玲积极统筹组织 “粤兵同上一堂课” 与 “名师送名课” 项目,创新教育帮扶模式。她精心策划,将广东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新疆课堂,通过网络连线,让两地青少年在红色文化、国语、思政、体育文艺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思想的交汇与情感的共鸣。记得在一次以 “传承红色基因” 为主题的同上一堂课活动中,广东的老师生动讲述了东江纵队的抗战故事,新疆的学生们则分享了三五九旅屯垦戍边的传奇,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在云端交融,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最好见证。该活动一经推出,便在新华网收获近百万点击率,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文化润疆工作的闪亮名片。 | 候补人选 |
6 | 郑志熊 | 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 男 | 本科 | 中餐烹饪 | 中级 | 中职学校 | 郑志熊老师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以热情耐心投身教育事业,怀揣高度责任心与使命感对待每一项工作。育人时,秉持“厚爱优点、宽爱缺点、关爱困难”原则,助力学生蜕变成长,所带班级学风优良,多名学生在省赛等赛事中获奖,升学与就业表现突出,曾4次获评校优秀班主任。教学上,该教师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系统讲授多门烹饪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实训与理论,教学效果显著。辅导20人次考上公办本科,曾6次获教学先进个人,连续五年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凭借出色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获省市级技能竞赛奖11项、24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参加教学、技能、德育等竞赛获省市级奖项 28项,被评选为广东省中职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及校级名教师。教研方面,积极参与专业相关项目建设与申报,如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X证书试点项目等;参与8项各级课题研究、主持两项,参编 4部专业教材,发表论文4篇,获市级以上奖项论文10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参与校内外教学教研讲座8场次,积极参与对口帮扶贵州铜仁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建设,起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 候补人选 |
7 | 邓良利 | 东莞启智学校 | 男 | 本科 | 特殊教育 | 副高级 | 十二年一贯制 | 邓良利老师,深耕特教领域23载,是区域特殊教育名师代表,先后获评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对象、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市优秀教师、市特殊教育教学能手,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生兼职导师。主持或参与14项省市级课题,作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研基地核心成员,深度参与精品课程开发,研究成果获省创新成果奖、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多篇论文发表于《现代特殊教育》、《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导学》等教育期刊。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他将心理与情感教育融入育人实践,有效转化特殊儿童问题行为,所带班级获评校文明班、进步班,荣获广东省听障德育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一等、东莞市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等荣誉。作为学校教科研和校本研修的负责人,他成功助力学校获评“广东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创新构建"1+2+3+N"校本研修模式与"1+1+4"研修共同体平台,开展30余场省级研修活动,辐射超5000人次。 | 候补人选 |
8 | 张海平 | 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 | 男 | 本科 | 英语 | 中级 | 高中 | 张海平老师从事教育工作31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英语周报》等省级报刊发表英语教学论文共23篇,参与东莞市级课题1项并结题,传帮带指导一批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共8年,2次参加东莞市“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并获三等奖。2023年起,两次参加援疆支教,共计3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舍弃小家,无私奉献,为了建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美丽新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贡献。2023年至今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3次担任市级优质课大赛等活动的评委。4次参加下团场送教送培活动,到第三师45团中学、喀什市第二十中学等送课,贡献广东援疆力量。2023年获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优秀援疆教师”,2024年获学校“优秀援疆教师”,2023年、2024年2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2023年、2024年、2025年共3次获得学校“支持共青团好老师”,2023年、2024年2次获得学校“优秀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 候补人选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