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莞邑名师百场讲座进韶关”迎来2025年第一场活动。东莞市第二批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东莞市大朗中学校长刘秋燕带着她的校园文化营造秘籍走进韶关南雄市黎灿学校,为南雄市近300名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堂“会呼吸的教育美学课”。
为深入推进莞韶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工作,东莞、韶关两市教育局策划推出了“莞邑名师百场讲座进韶关”项目。项目由韶关市各县(市、区)教育局或相关学校提出帮扶需求清单,东莞市教育局根据帮扶清单,精准匹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对象以及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等,以专题讲座、示范课、学术沙龙、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 2024年12月,项目在韶关市部分市直(属)学校以及仁化、新丰试行,推送了18场专题讲座、10节名师示范课,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在2025年首场活动上,刘秋燕以“给校园装订一本立体诗集”的浪漫比喻开场,结合学校管理以及参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集团)大朗中学创办的经验,系统阐述“校园文化不是花钱买来的装饰品,而是用情怀酿造的时光窖藏”的思考。她与老师们分享,如何将校友捐赠的凤凰木变成“毕业树认养区”,如何把家长捐赠的黄蜡石刻成“校训文化石”,如何让社会赞助的紫藤花架变身“读书长廊”。 现场,刘秋燕还化身“校园设计师”,不断解答校长老师的疑问。当有校长提问如何调动校友资源时,她笑着揭秘:“要让毕业生的记忆有处安放——我们给每届毕业生留一片砖墙,现在已成了最受欢迎的‘时光走廊’”。 两个半小时的分享让参会者直呼干货满满,南雄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卢锦华在总结中直言,“原来文化品牌建设可以像种花一样,既要深耕土壤,也要静待花开。” 继首场活动之后,来自莞韶教育对口帮扶支教团凤岗组团的东莞市高埗镇西联小学支教教师罗惠琼,赴乳源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参加“莞邑名师百场讲座进韶关”活动,带来《英语课堂“掌”控全局 成绩提升“锦”上添花》的专题讲座,助力瑶乡英语教育提质增效。 讲座聚焦“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罗惠琼围绕“英语课堂的‘武功秘籍’和“提升教学成绩的‘锦囊妙计’”两大方面展开。系统阐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全局把控,以科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学业成绩“双提升”。 3月14日,东莞市学校家庭教育“慧导师”团讲师、东莞市望牛墩实验小学校长范志武接棒开讲,为南雄市第二周期名班主任主持人、成员和学员、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南雄市家庭教育讲师等人员开展《做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和《一个人如何带动一个团队——工作室成长突破之道》等主题讲座。 至此,2025年“莞邑名师百场讲座进韶关”已顺利开展三期活动。根据工作安排,继续去年试点开展活动后,从今年3月开始,项目将在韶关各县(市、区)全面推开。其中,今年上半年计划开展相关活动30场,通过加强莞韶教育联动共建,助力教师队伍提质升级。 《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到2025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显著提升。为推动教育优质资源惠及更多韶关师生,莞韶两地深入开展莞韶教育对口帮扶“124工程”,即秉持“互动融合,教育共进”愿景,聚焦“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搭建高品质的资源平台”两个重点,通过落实“打造品质课堂、深化名师培育、推进‘组团式’帮扶、提质集团化办学”四个行动,助力韶关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