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进取也,故日新”。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对时代变革的理解和渴望。学前教育改革10年来,作为一名从教十年的幼儿教师,很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能与改革同行,自己能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一步步成长,见证和感受学前教育改革以来幼儿教育的巨大变化,而我也一直坚信:择一事,终一生,必结硕果。幼儿教育就是这样一份充满情怀,让你终其一生想不断追寻的事业。成为幼师,何其幸运。
回首这段幸运的旅程,感慨不已,却也受益良多。这些都来源于这份职业赠予的“魔法”,这些神奇的“魔法”让我在教学旅途中不断“摸爬滚打”却倍感幸福,让我变成“充满魔力”的“大玩家”,亦是友善体贴的“沟通者”,或是耐心智慧的“观察者”,也是“亦师亦友”般的启蒙者。
十年前,当我充盈着期待与欣喜第一次踏入幼教行业时,我收获了这份职业赠送的第一份“魔法”,这份“魔法”的名字是——敬畏。刚毕业的热忱与自信在真正进入岗位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新手幼师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幼儿园教师所需的专业度与精细度并不是社会认知、学校系统里常言的如此“轻松”,这份职业值得“敬畏”。
记忆犹新,“新手”旅程中曾被班级男孩们频繁出现的行为冲突困扰,被担忧焦虑的情绪裹挟而不知所措,所幸同伴一席话给予了迷惘的自己莫大的鼓励与方向:“学会放下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与偏见。这很难,但是非常重要。”我开始意识到中班年龄段的男孩之间出现行为冲突的意义,与其不恰当地干预,不如细致观察,与孩子们坦诚沟通“是游戏还是真打?”那一刻,我才开始真正地意识到,了解儿童才是教育的原点。举一反三,以教育者自居时往往容易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而产生焦虑,此时一定要用理性与专业的态度去找寻引发焦虑的核心,并应有意识地去帮助孩子表达他内心真实的感受,让孩子信服你、认可你,同时引导孩子学会主动思考。
“新手”之路荆棘遍布,却也饱含幸福,秉承着敬畏之心由“新手”步入了“青年教师”的时光中,收获颇丰,必不可少的还有这份魔法礼物——赞赏。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里自己时常能捕捉到关于孩子们的“小美好”,那些可爱、俏皮的“小美好”都勾勒成了一桩桩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区域活动,小伟和烽烽选择了围棋,两个人玩了约五分钟,小伟突然发起脾气来,只听见他嚷嚷着:“不想你加入了,怎么你一下子拿走我两个白色棋子呢?”烽烽的行为惹着小伟急切地哭了起来。我走过去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小伟不停地“投诉”烽烽的不良行为,烽烽低头不说话。于是我就问小伟:“你还想不想和烽烽合作呢!”小伟立刻拒绝了,可烽烽不忍离去。这时我便询问小伟愿不愿意给予烽烽一次机会?小伟同意了,但是我告诉烽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我让小伟简单讲解了游戏规则。因为考虑到围棋的规则较多,而且小伟学过围棋,而烽烽是没有学习过,我便给烽烽另一个建议,他可以选择其他的游戏,并对着小伟说:“小伟,烽烽没有学过围棋,你学过的,他刚开始不会玩是有原因的。”这时,烽峰说:“我没学过,但是我可以向小伟学习啊。”我非常赞同他的想法并鼓励两人有效合作,在后期两人合作时两人非常愉快。
在这件“小美好”里,我被烽烽的“学习态度”深深感动了,我预想结果是烽烽可能会毅然决然选择新的玩具,尤为惊喜的便是他说:“我可以向小伟学习呀!”在遇到这个棘手的问题时他们能够自己主动提出学习的需求,且非常愿意接受新知识,愿意不断学习,这种积极热情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赞赏的。孩童世界隐藏着大大小小的美好事物,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捕捉美的眼睛,他们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赞赏与学习的。
“青年教师”的旅行让自己观察孩子的能力、游戏支持的能力、专业反思的能力都逐步发展与升华,最为欣喜的便是自己学会了发现与“赞赏”。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会有自己的优势,也会遇到自己暂时的发展障碍,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细致的观察中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要,尊重、支持他们每一个合理的想法,用专业的视角解读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帮助他们顺利地跨越自己的发展障碍。
在这样一点一滴的付出中,收获了孩子们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为我热爱的幼教事业标注与众不同的印迹,也让自己更加坦然从容地迈进了“老教师”的行列。
回眸这逐步变“老”的过程,回味着幼教更迭的光景,那如沐春风般的细腻体会油然而生,那温暖动人的感受不停地涌动,脑海里突然忽闪着孩子们那一张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此刻思绪万千、心潮澎湃,这大抵就是为什么自己会选择幼教这个职业的原因吧!此时,收获的“魔法”也是数不胜数、包罗万象,却也能汇聚成“等待”一词。
有这样一个孩子——彭彭,他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孩子,中班至大班,我见证了他所有的点滴进步。偶然的一次户外活动,他和睿睿的“小矛盾”让我记忆犹新。彭彭正在搭建一座沙池城堡,他需要一把小铲子,巡视一周发现睿睿那里有一把,他便使出自己的“小惯招”,走过去抢了就开始使用。睿睿十分生气,便开始和彭彭理论起来。“交谈”过程中,彭彭怒气冲天、破口大骂,甚至使用一些不文明的语言。他的言行举止很快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目光追随,心里忐忑不安。我按捺着愤怒与不安,不断提醒自己要给予他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学会解决问题。我静静地等待,等待他自行解决问题。约五分钟后,他停止了谩骂,睿睿也停止了争吵,虽然事情没有实质性解决,但这次彭彭没有出现任何暴力行为。事后,我邀约两人进行了“密谈”,两人面面相觑时还是互不理睬,显然怒火未消,我温柔提醒他们:“我们先不要着急,一起听听对方的解释,好吗?”两人听闻情绪缓和了很多,我先邀请睿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在讲述过程中彭彭虽然多次想要反驳,但当我提醒他不要着急时,他还是能够完整听睿睿进行描述,轮到他讲述时他也能做到不急不躁。经由两人的讲述,我知晓了事情的详细过程,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详细为他们进行分析,并鼓励两人学会理解对方。经过一番探讨,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故事未待完续,回到沙池,两人重新开始各自的游戏,玩了一会,彭彭走近睿睿。此刻,我尤为紧张,难道他又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吗?这时,彭彭望着睿睿说:“我可以借一下你的铲子吗?”“好的!”睿睿欣然答应了。彭彭微笑点点头:“谢谢。”不约而同,睿睿向彭彭提出了需要他的帮助,两人竟然愉快地合作起来。
这般温馨的画面定格于心,竟然让我久久回味。我设想:如果当时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严厉指责他们的行为,还会出现后续如此美好的事情吗?幸好,我学会了等待,倾听了他们内心的声音,才能体会这样的风景。教育孩子果然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我们细腻的呵护。很多时候,慢养,才能教出更优秀的孩子。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不仅幼儿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个逐步变“老”的过程中,我们教育者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狭隘地认为说、唱、弹、跳、画,重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而是遵循孩子的发展需求与兴趣,创设丰富的环境,以支持他们充满想象力的探索,把“玩”真正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自由自护的氛围下愉悦创造、全面发展。
东莞市东华幼儿园裴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