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
“科学教育+课程游戏化”赋能学前教育新“名片”
  • 2024-05-22 17:34:29
  • 来源:本网
  • 【字体:    

  一、源起与发展

  大岭山现有4所镇办公办园、1所集体办园、37所民办园。2007年12月,新建大岭山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16年来,大岭山人始终秉持“三个”坚持:坚持儿童立场、坚持科学教育特色+课程游戏化融合、坚持以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切入点,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朝更加优质内涵方向发展。2018年,大岭山成为东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唯一试点镇;2021年,《课程游戏化项目驱动,推进科学特色教育示范镇实践研究》《游戏化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的实践研究》两项市级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全面推进,区域幼儿科学教育特色与课程游戏化建设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二、做法与成效

  (一)区域统筹,“一盘棋”整体推进

  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明确提出幼儿园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学内容,其中科学领域中又分为科学探究与数学认知两大领域内容。大岭山镇遵循“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科学统筹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内涵发展,“一盘棋”整体推进,持续、专注做实做优幼儿科学教育特色主题与课程游戏化融合共生这件事情。镇确立“科学教育课程游戏化”风向标和路线图、时间表,以中心、实验两所公办园为龙头,充分发挥两所龙头园刘金萍、李睿园长的东莞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将全镇幼儿园划分为中心幼、实验幼两大联动教研片区,分别探索研究课程游戏化中科学探究、数学认知两大主题,镇园两级协同联动,园所之间结对帮扶、协作共建,构建抱团式“科学教育”发展共同体,全力聚焦幼儿专任教师研修研训,培育打造园本特色、精品课程,合力擦亮区域科学教育课程游戏化融合发展新“名片”。

  (二)科学赋能,课程游戏化建设铸品提质

  主要抓好三个板块:一是抓常规。“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每天连续不少于1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在一日生活中融合科学教育园本课程,提升幼儿好奇探究的品质。二是抓教研。镇园两级常态化开展课程游戏化“科学探究”“数学认知”课题研究、“品质课堂”教学研修、教学技能比赛、自制玩教具、课例评比等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涵养。三是抓提升。采取“教学视导—专家点评—成果推广—资源共享”等措施,推广应用科学教育特色,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走深走实、铸品提质。

  (三)成效显著,学前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以幼儿科学教育特色为主题,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探索实践,有力推动全镇学前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幼儿园科学课程引领保教质量提升。幼儿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和应用推广,有力引领全镇幼儿保教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大岭山镇实验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体系


  2.学前教育品牌特色不断擦亮。2021年,成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实验幼儿园获评“全国足球特色示范园试点园”。截至目前,关于科学教育相关市级以上立项课题12个,其中有5个课题获省、市级成果奖,《课程游戏化项目驱动,推进科学特色教育示范镇实践研究》《游戏化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的实践研究》两项市级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覆盖6个镇街12所幼儿园。科学教育相关论文、案例、课例等获省、市级以上奖项共计70余项;科学类作品《玩转“镜”屋》获省自制玩教具一等奖。

  三、下来打算

  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要素,专注、创新做好幼儿科学教育特色主题和课程游戏化建设融合发展。一是“强基础、增优势、提质量”。持续擦亮、做优做强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之科学教育品牌,扩大引领辐射效应。二是坚守儿童立场。科学学习场域、本土特色文化从教室走向园所、社区的每个角落,培育打造更多科学教育品牌特色、精品园本课程,让儿童在自主游戏中探索自然现象的特点和规律,让儿童在以游戏为载体的生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整合经验。三是推进中小幼科学衔接一体化建设。在学段、学科和课程体系构建上,更注重横向、纵向的科学衔接,播洒科学种子,赋能“科技教育+先进制造”,“点亮”孩子幸福一生。

大岭山镇教育管理中心供稿

相关稿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769-2312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