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的重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加强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方糖智能细胞机器人基础系列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为宗旨,具有活动性和探究实践性课程,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智能机器人的兴趣。STEAM 教育提倡“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及其跨学科的知识。”沙田镇中心幼儿园结合原有的课程基础开启了以方糖智能细胞机器人为载体的STEAM教育的科创课程探索之路。
二、课程建设
(一)课程理念
沙田镇中心幼儿园的方糖机器人课程从园本实际出发,通过“指南+STEAM+方糖”的融合性教学模式进行建构,以“二加一”(集体班+特色班)共同推进的活动模式,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以科学领域教育为突破口,整合多学科内容,支持儿童主动、深入地研究,让儿童亲历自主观察、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活动过程。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幼儿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二)课程目标
沙田镇中心幼儿园的方糖课程是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或话题为中心,以科学领域为主线,整合多学科、多领域内容,支持儿童主动、深入地研究,亲历“激趣——探究——发现”的全过程。
(三)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的不同学习方式分为三大板块:主题探究、项目学习、游戏学习。其中,本学期的主题探究活动内容由动物、故事两个板块组成。探究方式为个体探究、小组探究以及集体探究。
(四)课程实施
1.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
课程实施遵循选择与创造、多元与全面、灵活与融合的原则。以主题拼搭为主线,再在此主线的基础上延伸出相关科学、工程、技术或是数学的相关学习内容同时又结合五大领域的发展进行思考,对主题学习进行相关性的巩固,同时拓宽孩子们的学习面以及促成全人的发展。
2.项目学习实施三步曲
项目学习的课程将同一个次主题课程分为个人学习课程和小组学习课程。其中,小组学习过程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计划:计划时间通常是 10—15 分钟。计划就是“有目的地选择”,包括做什么,怎么做。自主选择伙伴,选择探究方向,给幼儿一个时间表达他们的探究计划和意图。(2)我工作:工作是孩子们根据“计划”进行的具体探究行为。探究的内容有时是幼幼互动中生成的探究,有时是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方向,及时捕捉的探究内容。(3)我回想:对上一次探究的总结回顾和梳理。总结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同伴教师的帮助下梳理自己的新发现。回想伴随探究过程,根据需要及时进行。
3.游戏学习的实施
全园同时开展游戏化学习活动,主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并创设一定的家庭科学氛围。具体开发了“四个一”工程:一周一次科学小故事、一周一次主题探究、一周一次科学小实验、一年一次科技节。
(五)课程评价
1.游戏案例记录性评价:课程主要以游戏故事、幼儿的绘画记录进行游戏评价。教师借助日常观察记录,撰写游戏案例,并根据游戏故事记录分析判断,实施故事结果。
2.竞赛式评价: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家庭科学小发明,小选手们与父母利用废旧材料或者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设计制作出个性独特的小发明,最后由家长代表评选出奖项。
3.游园式评价:六一科技游园活动当天,每个班开放一个科学游戏项目,家长凭游园卷入场,分组游戏。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
(一)有效促成层级教研模式。“引进来”的方糖机器人研发团队课程体系培训,让教师清晰课程配置,了解实验室细节构建;“走出去”的机器人器材的生产基地培训,让教师更了解机器人的结构与功能,产品、课程的设计意图;“自研发”的园本教研活动,将课程的配套成品与幼儿园的经验融合,化成适合孩子们的课程,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快乐游戏。
(二)幼儿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从而达到科学素养的提升,还丰富了感官体验,还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幼儿对于科学能力在不断提升。
(三)教师专业得到提升。课程的整合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课程统整意识和开发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对教育教学把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为改进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亲子关系有效促长。科学亲子教育活动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戏与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课程推进至今,每周的小实验成为孩子和爸爸妈妈周末必备娱乐活动。一个个身边那些能够接触到的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吸引着孩子同时也吸引着爸爸妈妈们积极参与,通过一次次探索,让深奥的科学原理具象化,创造属于彼此“共同成长的时光”。
沙田镇中心幼儿园基于各年龄段、各层次的孩子们的能力,努力培养他们观察、实验、制作、试错和创造,从而对实际生活和学科知识产生兴趣,希望能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让幼儿感受科学魅力,提高科学素养,激发科学潜能。
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幼儿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