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
游戏化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的实践研究
  • 2024-06-05 16:35:43
  • 来源:本网
  • 【字体: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基于对幼儿的科学探究与游戏融合问题的现实性考量,解决多年来幼儿科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三种现象,即“教育”与“游戏”融合出现偏差、预设内容与生成内容的矛盾、组织形式中控制和自由的失衡。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解读不到位,缺乏科学探究活动的整体课程体系。项目从课程建构的要素出发,旨在探索建构以幼儿好奇心为基点,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课程,以期提供可操作的科学探究活动整体操作系统,促进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朝着本土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从而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经验和能力情感的整体建构。

  二、项目成果

  (一)建立了促进课程游戏化持续发展的园际联动机制

  1.践行了“领衔+参与”项目合作机制

  聚焦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形成“领衔+参与”研究共同体,以“互动式教研”为提升途径(图1),在倾听的基础上循环进行计划-实践-观摩与回顾-研讨,突显人人参与、循环往复推进特征的项目合作机制。

  

6.png

  图1:互动式教研环状图

  2.构建了“N+”课程资源共构共享机制

  融合“N”资源(图2),以专家引领、联动教研等形式,增加构建主体的多元性。一所领衔园和五所参与园协力建立以室内外一体化游戏区、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品牌节庆资源、科学典型案例资源为科学探究课程资源系统。

  

7.png

  图2:课程资源“N+”模式多元构建主体

  (二)建构了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究课程体系

  在游戏化视野下,遵循“顺应儿童、融爱启智、造就未来科学家”的课程理念,创建涵盖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为一体的科学探究课程实践模式。

  1.以成长逻辑为原则,确立课程目标

  建构“小小科学家”的儿童发展形象,隐含好奇好问、持续探究、想象创新,引发幼儿广泛关注、多维认识、深入探索、持续追究、思维发散、想象创造。

  2.以儿童生活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

  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选择内容,达成系统课程经验、生活偶发经验、外来有益经验的融合,根据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创造统整课程内容。

  3.游戏精神为载体,化课程实施

  基于“一化三环”的模式,即在游戏化引领下,“基础探究——拓展游戏——融合生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整体性、递进性和开放性。

  4.以倾听儿童为连接,完善课程评价

  将马赛克方法作为评价工具,倾听幼儿、教师、家庭、社等多主体声音,形成评价实践和研究共同体。

  三、具体做法

  (一)从“部分”到“整体”(2021.9-2022.2)

  针对教师对课程游戏化误解的问题,借鉴虞永平的课程游戏化理论,采用访谈、调查、文献学习的方法理解课程与游戏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深化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意识。

  针对已有资源处理利用的问题,尊重各幼儿园的课程传统,通过盘点、分析进行资源整合和改造。

  (二)从“零碎”到“系统”(2022.2-2023.2)

  针对幼儿园参与度低的问题,在制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下,通过文献研究、实践验证,建立跨镇街的园际联动机制。

  针对整体课程系统的缺乏,借鉴系统论、探究式科学教育理论、杜威经验课程观等理论,采用行动研究法,从整体性入手合理的组织内容和方法,初步探索以“游戏”为重要手段,涵盖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一体的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体系。

  (三)从“广度”到“深度”(2023.2-2023.12)

  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游戏精神渗透不足的问题,借鉴建构主义发展论和科学游戏论等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法,6所幼儿园共同选择案例,通过采访案例的关键参与者、观察案例情境、分析相关文档等,进行分析、研讨、提炼和总结课程实施策略。

  (四)从“应用”到“创新”(2023.12-以后)

  在持续推动游戏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需要更进一步从“应用”到“创新”的转变,以不断挑战教学模式,深化游戏精神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通过对“广度”到“深度”阶段的经验总结与反思,将焦点从应用现有策略转移到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上。

  四、项目成效

  (一)幼儿科学素养凸显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创造热情和探究欲望高涨,将观察、感受、探索、发现、问题解决等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过程深入到各个领域的学习活动之中。

  (二)教师专业能力突出

  教师的科学探究课程组织与实施水平在提升,产生广东省家长学校优秀班主任1名,东莞市优秀教师2名,东莞市学前教育教学能手8名,东莞市家庭教育指导教学能手1名。

  (三)家长助力科学育人

  家长参与到科学探究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当中,在玩中看到孩子的成长,在教育上更加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园际互动更加频繁

  随着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建设的升温,许多幼儿园以“探究”为主要方式来组织和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

  (五)交流推广深度孵化

  有一定研究成果,研究可行有效:书籍出版1本,论文发表于《早期教育》《今日教育》等期刊3篇,科学探究案例获省级奖项4个,自制科学探究玩教具获省级奖项2个,科学教育相关论文、案例、微课等获市级奖项30余个。

  研究成果可复制、可推广: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的项目成果,在不同层面的会议沙龙、跟岗观摩、接待开放、讲座培训、专题教研等活动中发挥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接待揭西、韶关、惠州、茂名以及市内各镇街幼教同行交流研讨,前往贵州省凯里、铜仁等地展示项目经验。

8.png

9.png

  东莞市大岭山镇实验幼儿园供稿

相关稿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769-23126198